存在动机的角度:选择良善

高清 | 清晰 | 音频

0 seconds of 0 secondsVolume 90%
Press shift question mark to access a list of keyboard shortcuts
00:00
00:00
00:00
 

一、介绍

你有没有想过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借口为他们不当的行为开脱呢?若孩子们没有作他们的功课,员工们没有尽守他们的职责,朋友们没信守他们的诺言,他们的借口是什么呢?也许他们缺乏所需的资讯,所以他们的借口是:「我根本就不知道啊!」也许他们对手边有的那些资讯有不了解的地方,所以他们会这么说:「我不晓得该作些什么!」也有可能他们就是宁可作些错事,所以他们会承认:「我根本就是不想作这事!」不过,这些借口也让我们明白一点,为了使至终要作的决定正确,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还要作许多其他的事。我们必须取得合适的资讯知识,要对那些资讯知识加以正确的评估,并且我们必须合宜的使用它们。

是我们「依据《圣经》作抉择」系列的第十课,题目是:存在动机的角度:选择良善。在这一课里,我们要探讨基督徒是怎么做出合宜的伦理抉择,我们如何选择良善。我们要特别注意个人的心思能力是如何运作,使得我们做出美好的抉择。

我们在这几课里,不断的讲到所谓的伦理判断,涉及到个人将 上帝的话语应用于某个情形里。我们也强调这个模式里的三个主要因素: 上帝的话语,情况处境,和作抉择的当事人。

我们作伦理抉择时若是着重于 上帝的话语,那就是从规范准则的角度思考伦理问题。如果我们注意的是所处的周围环境,考虑到一些事实,目标和行事的途径,那就是从情况处境的角度来探索伦理。若是我们着重的是伦理抉择里所涉及的个人,那就是从存在动机的角度来衡量这些问题。就我们的伦理抉择,以上每一个角度的探讨都提供给我们一些关乎到 上帝,关乎我们置身的环境,和关乎我们本身的资讯认识。这些信息彼此之间是密切关联的。在这一课里,我们要再次从存在动机的角度来探讨,不过我们要着重的是在抉择行善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的运用自身的官能来做合宜的抉择。

人们在作伦理抉择的时候会运用不同的本领和能力。在这一课里,我们将这些能力统称为实存的官能。我们可以用许多方式来描述这些官能,不过在这一课里,我们要列举七项本领能力来扼要说明这些官能,那就是经验、想象、理性、良知、感情、心思和意志。当然这些实存的官能彼此之间是有相当程度的重迭互补,因为它们是互有关联,彼此支援的。不过它们也各自有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因此在伦理抉择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分别来看每个官能所扮演的角色。

在这一课里,我们要把这些官能按着它们在抉择过程中参与和运作的方式加以分类。当然这样的分类是人为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本领能力在认知过程中,其实是不断的在运作。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有可能会只是依赖一些特定的官能来处理事宜,因此这样的区分还是可以帮助我们明白伦理抉择的过程中,我们内在心思的运作。

选择良善,对于这个观念的探讨,我们要着重于在抉择过程中的三个主要认知阶段里,我们实存官能是如何运作的。首先,我们是用什么官能来取得知识或资讯 ,就是那些关乎所处环境,自身情况,和 上帝的话语的知识。第二,我们用什么官能来评估、衡量这些收集来的知识和信息。第三,我们又用什么官能来应用这些知识,以做出合宜的抉择。让我们先来看我们用哪些官能取得知识。


二、取得知识

在取得知识的时候,有两个最主要的官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第一,我们要来看人是如何的倚赖自己的经验。第二,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我们的想象力所作的贡献。让我们先来看,我们的经验如何帮助我们取得作抉择所需要的知识。


经验

在探讨伦理问题时,人们可以透过许多不同的经验取得所需的资料,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事实,不过还是值得我们注意。比方说,我们往往透过观察和交谈等方式来认识某些人;也因着经历喜怒哀乐、恐惧、爱情等而知道各种的感情;我们对一些事情有直接的体会,因为曾经亲身经历过;对其他的事情可能只是间接的了解,因为我们读到报章杂志或其他媒体的报导。在这一课里,当我们讲到经验的时候,我们要留心以上所提到的那些经验。

总结上述这些不同的经历体验,我们给经验下的定义是:对人、物及事件的觉察认知。每个经验都会带给我们一些认知,也许是对 上帝的认识,对所处环境的了解,或者是自我的认知。而这些认知可帮助我们分辨善恶。

我们可以就两个方面,对经验作更深入的探讨,第一是着重于我们的身体或感官与周遭环境交流而得的体验;第二是我们心智的经验,就是我们储存在脑海里的经验。让我们先来探讨与环境交流的身体经历。


身体

我们的身体是透过感官来与周遭的环境交流,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体认周围的情况。我们就是用这五个主要的官能来取得对于 上帝、人、事物、和环境的认识。例如我们因着观察、交谈、触摸而认识到一些人;我们亲眼看到一些事情的发生,或是读到关乎那些事件的报导,因此知道那些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从阅读 上帝的话语,听别人谈他们的见证,或是观看自然的奇妙创造,而体认到 上帝的荣耀。

当然,《圣经》有时也要我们注意到自身感官体认的有限。例如哥林多后书5章7节,保罗告诉我们:

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哥林多后书5章7节)

如同保罗所说的,对于我们将来要得的救赎,感官所能给我们的认知还是非常有限。我们虽然用眼睛阅读 上帝的话语,但除了目视而得的认知,若要相信 上帝的话语是真实的,我们还需要信心,就是以信心持定那些超乎感官知觉所能理解的事情。

然而除了这些限制之外, 上帝的确是给予我们这些感官,以此作为取得生活认知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的感官所接收的信息应该是可信的,告诉我们一些关乎 上帝,自然环境,和我们自身的事情。当然我们要清楚知道,人类自从堕落以来,罪就影响了我们的感官知觉。不光是疾病和残障限制了我们身体的能力,有时我们也会产生一些幻觉臆想,就是听到、看到、或感受到一些不真实的事。不过通常而言,我们感官的知觉有相当的可靠程度。我们来思考约翰一书1章1到3节,使徒约翰所说的话: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约翰一书1章1-3节)

约翰在此讲到眼睛的看见,耳朵的听到,和手的触摸,这些感官的知觉使得他和其他的人得以真的认识耶稣。同样的,当人们用眼睛阅读约翰所书写的,或用耳朵听闻约翰的见证,他们也因此得以领受真理。此外,诗篇34篇第8节也是用类似的描述来鼓励我们:

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诗篇34篇第8节)

大卫在这里教导我们,我们若有食物可吃,这个事实就足以证明 上帝是美善的;因为由此可知祂爱我们,也乐意供应我们的需要。虽然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 上帝,然而我们还是可以用「看到」 这种比喻的说词来描述我们的认知。因此我们的味觉和饮食的经验的确让我们得以真的认识 上帝。

而且当 上帝将祂的律令准则以特殊和普遍的方式启示出来时,我们也是透过感官知觉去认识那些律法准则。借着身体的感官,我们领悟到生活环境里许多发生的事情,目标,和行事的途径,也藉此认识我们自己。当然我们必须要小心谨慎地正确使用我们的感官,我们要用《圣经》和其它的官能来印证由身体感官取得的认知。不过我们也必须要记得,感官是 上帝给予我们的工具,透过它们所取得的信息有相当的可信度;因此在基督教的伦理范畴中,藉感官而得的知识仍然是相当的重要。

我们已经谈过身体与周遭环境交流是我们经验里一个重要的部份,现在要来看我们心智的经验,就是那些存留在我们脑海里的经验。


心智

我们透过感官取得一些认知,但除非那些资讯进入思想的运作过程,否则我们的经验无法上升为真正的认知。当然一开始我们就要明白,历世历代以来,人们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感官的直觉和智力的思考彼此之间的关系。为了我们课程的讨论,我们仅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就拿我们看到一头牛来说吧!当我看到牛的时候,眼睛就把那头牛的形像送到我脑子里,看见是眼睛知觉的经历,但是知道那个动物是牛却是心智的运作。我们的眼睛并没告诉我们的头脑那是一头牛;解释那个形像是一头牛乃是头脑运作的结果。要等到头脑认出那个动物形像是牛,我们眼睛所见的形象才转成我们的认知。

因此在知识的取得上,我们心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自我省察、深入思考、情绪感受、累积记忆、图解想象、构思筹划、认知 上帝、察觉有罪等等,这些全是我们内在运作的经验。

正如我们的身体感官有其限度,我们的心智经历也受到犯罪堕落的影响。有时我们会有错误的想法,或是对一些未曾发生的事却以为是曾经的亲身经历。因此我们必须小心,要以《圣经》和其它官能来佐证我们的经验。不过我们要明白的是,圣灵也会用我们的心智来教导我们认识真理。

我们若是以此来理解心智经验,很容易就明白整个知识的收集处理过程就是心智经历的运作。不论我们是经由阅读书籍或是观察事件而取得知识,至终它们都会存记在我们脑海里,因此我们心智经验在知识的取得和存记上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了心智的经验,我们现在来探讨应该如何运用第二个实存官能来取得知识,那就是我们的想象力。有时我们以为在知识的寻求和取得过程中,运用想象力是不合宜的,因为它可能会导致欺哄不实的资讯。然而我们看到《圣经》对于想象力其实有不少正面的使用。


想象力

在这一课里,我们讲到想象力的时候,纯粹指的是对超乎经验以上的事物,能在心智里构成图像的能力。初看之下,我们可能觉得很奇怪,想象力居然也是取得伦理知识的一个方法。然而我们会看到,在学习思想 上帝、了解身处的世界,和认识自我时,我们的想象力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们要用三个方式来探索想象力这个概念。第一,我们认为想象力是一种创造力;第二,想象力让我们可以去思想存于不同时间阶段的许多事物;第三,想象力让我们得以思想到许多与我们距离相隔甚远的许多事物。我们先来看为什么想象力是一种创造力。


创造力

我们可以从画家绘画的步骤上看到想象力就是一种创造力。他们在绘画之前通常先要构思,在脑海里想象图画完成时大概的模样。他们开始画的时候,每次下笔之前已经先想象到每个笔触带来的果效。如果画出的效果符合他们所想象的,他们当然会很欢喜;如果画出来的和他们脑海里想象的不同,他们就会作一些修改。这种想象和绘画的过程会一直持续着,直到图画完成为止。

同样的,在我们从事所有的创作时也会这么运用想象力。在每天的生活里,即使是一些简单的活动,我们也会用到想象力,例如要烹煮什么菜,与人交谈时要说些什么等等。当然我们在其它许多方面也会用到想象力。科学家运用想象力去推测出一些理论,或者想出一些方法测试那些理论。发明家用想象力创造出新的科技或生活用品。

建筑师用想象力设计桥梁和大楼。教师和传道人在设计教材和准备讲章的时候也是会用到想象力。撒母耳记下12章1到7节这么记载着:

拿单说:「在一座城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富户,一个是穷人穷人除了所买来养活的一只小母羊羔之外,别无所有。羊羔在他家里和他儿女一同长大,吃他所吃的,喝他所喝的,睡在他怀中,在他看来如同女儿一样。富户 取了那穷人的羊羔,预备给客人吃。」大卫就甚恼怒那人,对拿单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行这事的人该死!」 拿单大卫说:「你就是那人!」(撒母耳记下12章1-7节)

在圣灵的感动之下,拿单想出了这个伦理情况,构思了一个合理的故事,他让大卫自己从这个想象的伦理情况里导出一个道德结论。拿单的谴责达到预期的果效,乃是因着他的创造想象,也因着大卫能够明白这个想象的故事。

就如这个故事所显示的,想象力使得我们能够构思或者识别生活里的道德模范和比喻。比如说我们读《圣经》的时候,会发现有某些特别的行为和事情是 上帝所祝福或者咒诅的,我们也会读到许多一般性的原则,解释哪些情况或人事会蒙 上帝所祝福或者咒诅。要把这些一般性的原则关联到那些特殊的事情状况就需要运用相当程度的想象力。我们必须让原则和实例之间有所联结,并且想象出对比的例子来测试这些联结,然后以此方式将这些原则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里。

当然我们也是要记得,因着罪的缘故,也会使得我们有某些错误的想象;因此还是需要其它的官能来帮助我们确定,我们的想象导出的结论是否符合 上帝话语的准则。然而只要我们小心合宜的运用想象力,我们对它还是可以有相当程度的信赖,因为圣灵给我们这个可靠的官能,使得我们可以用来辨解衡量伦理的知识。

除了运用想象力来创造以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想象力去思想或明白一些不同时间的事情,就是一些目前不存在我们生活范围的事情。


时间

我们可以就耶稣为例。祂已经不再像祂当年在世那样的教导12个门徒,祂也不再死于十字架上,或从死里复活,再升到天上。因此若是要明白耶稣的所作所为,并且应用到现今的伦理抉择里,我们必须能够想象那些过去的事情。

例如,《圣经》教导我们要追求美善的目标,特别是那些荣耀 上帝,使祂的国度得胜的事情。但这个目标是存于未来,我们必须能够想象才可能去追求。我们也要思考,该用那些最合适的途径去达成这个目标。简而言之,如果无法思想未来,我们就无法把 上帝的话语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探讨完想象与创造和时间的关系以后,我们现在要来看想象力如何帮助我们去思想那些与我们距离甚远的事情。


距离

不光时间的因素使我们与一些事情间隔开来,而空间距离也会带来相同的结果。例如,我们当中可能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到使徒保罗去罗马途中遇船难的米利大岛。但我们无法亲自到访,不表示我们无法去想象当时的情况。事实上,当我们阅读使徒行传里记叙保罗米利大的一些记载,我们多少在脑海里会想到那时的情景。

那些发生的事情和人物离我们是那么遥远,超乎我们感官所能意会,也不是我们目前经历的一部份。然而,正因为它们不是我们目前所经历的,我们势必要用想象力去思考。当然对这些远处的事情,我们得到的资讯和想法无可避免会有一些错误,因此我们必须倚靠圣灵帮助我们,按着 上帝的话语来衡量所得的资讯,并且这些想法也要与其它官能得到的资讯相融合一致。其实只要合宜的运用,我们的想象力对于思考那些离我们远距里的事情是非常有帮助的。

就拿使徒保罗某次被囚禁的例子来说吧!根据腓立比书第2章25节和第4章18节所记载,腓立比的教会听到保罗被下在监牢里,而且有所匮乏,他们就筹募了一些资金给他,还差派了一个同工去照顾保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伦理抉择,腓立比教会考虑了事实情况,确立一个合 上帝心意的目标,并且采用合宜的方式达成目标。

但是我们得注意,因着保罗被囚禁之处与和腓立比相距甚远,教会要作出这样的抉择,必须倚赖想象力。保罗那时不在腓立比,所以对于保罗的情况,教会必须用想象力去了解事实状况,他们要想出目标,为的是改善保罗被囚禁的处境,最后他们还要想出合宜的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克服彼此之间的距离,以达成目标。这过程中的每一步,因着保罗离他们很远,他们无法设身处地亲自看见他的状况,而想象力的运用就使得教会得以作出合宜的判断和抉择。

谈到这里,我们应该很清楚看到取得知识的过程,在相当程度上需要我们的经验和想象力,不管我们是衡量 上帝话语的伦理范畴,我们所处的环境,还是自我本身,我们通常都是透过实存的官能去得取这些知识。

我们已经讨论了在选择良善的过程里,取得知识或资讯是其中的一个步骤,现在要来探讨评估知识,就是对取得的资讯作出适宜的衡量评估。


三、评估知识

我们要讲到三个特别的实存官能是如何的帮助我们评估知识或资讯 。第一,就是我们的理性或智力 ,这是我们最能作逻辑推理的官能;第二,是我们的良心,就是我们辨别善恶的能力;第三,是我们的情感,就是我们对事情状况对错正负的直觉体认。让我们先来看我们的理性,就是我们能够逻辑思考的官能。


理性

非常可惜的是基督徒对于理性在伦理抉择上所扮演的角色常采取极端的立场。从某一方面来说,有些神学传统和教导对于理性的注重程度,远超过我们其它的实存官能,持这样立场的神学家时常提倡「理性之上」 ,好像我们可以全然信赖我们的理性判断,过于其它的感官和能力。但是我们必须总要记得,要合宜的使用理性不可避免地要和其它官能一同协调运用。除此之外,另有一些传统教导是持截然相反的立场,那些神学家看理性好像仇敌一样,觉得使用理性就等于漠视圣灵对我们的个别引导。事实上,我们人类的理性是来自 上帝的创造,而圣灵会帮助我们合宜的使用理性。因此在我们作抉择时,我们可以说理性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为了本课程的目的,我们把理性定义为做出逻辑推理和判断逻辑一致的能力。就基督徒而言,合宜的理性思考,就是一个人能够思想井然,推理清楚;作出符合《圣经》教导的判断与抉择。

在我们学习基督教的伦理抉择时,有许多地方要用到理性,但在这一课里,我们最关心的是理性如何帮助我们了解所处的环境,就是让我们能够认清周遭的一些事情,并且能够把这些事情与 上帝话语的准则来作个比较。

如同前面提过的,在基本层面上,即使我们透过身体感官取得的资讯,也必须要用理性来帮助我们了解。每次这些资料进入脑海被理解的过程里,我们都必须使用相当程度的理性。

我们可以再回想前面提到的眼睛把牛的图像送到头脑里,我们的头脑记住了那个图像,而我们的理性则认出那个图像是牛。因为我们会解析这个图像,把它和其它的资讯比较,最后断定这个图像是牛。这种基本层面知识的获取涉及到理性判断。

在比较复杂的层面上,理性能帮助我们把不同的事物作深入的比较,好能够确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解释理性如何把两件事关联起来。好比说,第一个情况叙述是大卫生病了,第二个是 上帝可以医治病人。前一个陈述显示大卫的健康情况不好,后一个陈述则是表明 上帝能力的事实。

理性让我们晓得,大卫的病只是人们疾病里一个例子,可能他感冒了,或是得了肺炎,不管他得的是什么病,总是在 上帝能够医治的人类疾病这个范畴里。就前面两个事实,理性的思考让我们导出一个隐含的结论,就是 上帝可以医治大卫的病。

我们按着《圣经》作抉择的时候,就必须运用这样的理性思考,来理解环境里的相关事实,确定它们彼此之间的关联性。

理性也帮助我们把事实和责任关联起来,也就是让我们比较所处环境里的事实情况和 上帝的律法对我们的要求。好比说 大卫生病了以及我们要为病人祷告这两个陈述,大卫病了仍然是个事实的陈述,但是我们应当为病人祷告是个责任性的陈述,告诉我们 上帝期待我们应当这么作。当我们运用道德理性来思考这些事情时,就导出一个特定的伦理结论,那就是我们应当为大卫祈求代祷。

当然在伦理范围里还有许多地方我们需要用到理性,例如从较微小的到较大层面的推理辨识,就像耶稣的教导,说到 上帝既然会顾念微不足道的雀鸟,祂一定也会顾念人类的需要,供应他们。而在谈一些条件性的事情状况时,我们也会用到理性来推断,例如 上帝在挪亚时代用洪水毁灭人,那是因为人类的罪行已败坏到需要毁灭的情况。这样的例子多不胜举。

可叹的是基督徒有时却认为《圣经》教导我们在作伦理抉择时,无需用到理性。他们多少以为顺服 上帝,就是把我们的理性关闭不用。可是,事实上这完全偏离了真理。《圣经》时常提到理性,也不断教导我们要这么作,《圣经》里充满许多富有逻辑性的道德论证,而且更因着《圣经》的记载绝无错谬,它的逻辑申述更可以作我们伦理判断的思考模式。

当然我们总是要记得,人类的犯罪堕落甚至影响到我们理性思考的能力。因此人的思考推断绝不可能像《圣经》的逻辑那么完美,为此我们一定要运用其它官能,与其他人讨论,尤其要以 上帝的话语来佐证理性思考的结论。此外,如同我们先前所说的,我们也需要倚靠住在我们里面圣灵的引导,使得我们的抉择能够让 上帝欢喜。我们的理性如果是以这样的方式运作,的确在知识的解析衡量上是非常的有帮助。

我们对理性有了这些了解以后,现在要来看人的良心在评估伦理知识时,是如何的运作,如何帮助我们解析衡量所得到的那些资讯。


良知

就这一课的探讨,我们把良心定义为 上帝给予人分辨善恶的能力。这个官能是帮助我们认清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到底是讨 上帝欢喜,还是让 上帝厌恶。哥林多后书1章12节显示保罗是如何的倚靠他的良知:

我们的良心,见证我们凭着 上帝的圣洁和诚实;在世为人向你们更是这样。(哥林多后书1章12节)

保罗提摩太认为他们的行事为人乃是 上帝所悦纳的,他们的良心也认同他们的行为。在此,他们的良心肯定他们所行所为的确是让 上帝欢喜。

在其它的时候,如果我们犯罪,我们的良心也会谴责我们,让我们知罪,并且激励我们要悔改。例如当大卫犯罪,去数点他军兵的人数时,他的良心就谴责这样的行为,并且激励他要悔改。撒母耳记下24章第10节这么记载着:

大卫数点百姓以后,就心中良心自责,祷告耶和华说:「我行这事大有罪了。耶和华啊,求你除掉仆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撒母耳记下24章第10节)

在这里译为良心的原文是lev,它字面的意思是「心」。而在以上那个句子里,「心」指的就是良心,也就是大卫分辨善恶的能力。

因此,良心使得我们能够评估所得到的资讯,并且按 上帝话语的准则来衡量。我们相信自己的行为合乎 上帝的准则时,我们的良心会对此加以肯定;如果我们违逆 上帝的话语,良心也会谴责我们。

如同其它实存的本领和能力,我们的良心已受到罪的影响而败坏。因此也会有判断错误的时候,我们的良心可能会认同那些实际是罪恶的行为,或是谴责实际上是良善的作为。无论如何,这都会让我们误解 上帝所要我们作的事情。例如哥林多前书第8章8到11节,保罗就这么教导我们:

食物不能叫 上帝看中我们,因为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只是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若有人见你在偶像的庙里坐席,这人的良心,若是软弱,岂不放胆去吃那祭偶像之物吗?因此那软弱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识沉沦了。(哥林多前书第8章8-11节)

保罗教导说那有知识,良心健全的信徒吃那拜过偶像的食物是无妨的,但若是他们的良心软弱,误认为吃拜过偶像的食物是不对的,那么去吃那些食物对他们而言就是犯罪了。反过来也是如此。如果某些事是 上帝所禁止,我们的良心却认为是好的,我们于是去行,那么还是犯罪。哥林多前书4章第4节,保罗这么说道:

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哥林多前书4章第4节)

保罗良心安然,因为他相信自己所为是正确合宜的;但他知道光是良心平安还不够,因为我们的良心还是有可能出错。

当然,要解决罪的败坏影响,我们必须倚赖圣灵在我们里面的引导,使得我们的良心能够按 上帝的法则运作。圣灵也会帮助我们协调各个实存的官能,在良心出错的时候加以纠正,在它运作合宜的时候予以肯定。

我们已经谈过了理性和良心,现在要来探讨情感如何帮助我们处理得到的资讯知识。很可惜的是,许多的基督徒认为情感与我们按着《圣经》作抉择毫无关系;但是我们会看到,《圣经》认为在作抉择时,情感也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情感

情感是我们内在的感觉,是我们伦理感知的情绪部分。《圣经》谈到情感时,不是笼统抽象的,乃是对每种情绪,例如爱、恨、愤怒、恐惧、喜乐、忧伤、焦虑、满足等等都有深入的描述。因此当我们探讨情感如何处理所得的资讯知识时,我们要举出几种情绪,看它们是如何帮助我们解释判断周遭的环境情况。

情感是 上帝给予人的能力,使得我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判断衡量所得到的资讯知识。例如对环境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在我们运用理性思考估量之前,我们的情感通常已经先有反应了。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的情感带动我们对那些事件有个起始的看法,那些情绪就是我们对于情况处境即时而直接的评估。好比说,在我过马路时,听到身后传来汽车响亮的喇叭声,我的直觉反应可能是很情绪化的,例如恐惧或是惊吓;一直要等到我的理性运作,才使得我能够理解自己的害怕是因着我认为自己会有危险。

就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说情绪反应可能是基于一些潜存的意识。我们晓得汽车的喇叭声通常是警告我们要小心;因此听到那个声音,我直觉的反应就是害怕,但是我很难把这个反应作深入而理性化的验证;就外在环境而言,事情发生的太快,使我来不及作合宜的理性思考。

反而,汽车的喇叭声是让我的情绪先有反应,随后才有理性思考的运作。在伦理情况里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对于所发生的事情作最初评估的通常是我们的情感。

但以理书10章8到17节,记载但以理与天使会面的经历:

只剩下我一人。我见了这大异象便浑身无力,面貌失色,毫无气力我便开口向那站在我面前的说:「我主啊,因见这异象,我大大愁苦,毫无气力。 我主的仆人怎能与我主说话呢?我一见异象就浑身无力,毫无气息。」(但以理书10章8到17节)

见到天使的惊吓恐惧和战兢使得但以理全身瘫软无力。对于所见的异象,他的情绪强烈反应先于他的理性思考。面对那带来 上帝信息的天使,这震撼性的情绪经历影响他的举动,促使他全然俯伏在地。

我们也可以再次思考撒母耳记下12章大卫对于先知拿单的回应。大卫拔示巴犯奸淫,又谋害她的丈夫乌利亚以遮掩他的罪行。大卫并没有为他的罪行觉得难受或懊悔,因此也没有悔改认罪。他情绪的毫无知觉,使得他没有去思想自己所犯的罪,无视那罪的深重程度,因此也没有悔悟的心态。

对于大卫刚硬的心态, 上帝于是差遣拿单去告诉大卫一个比喻故事,讲到一个富有的人如何夺取一个穷人疼爱且仅有的羊羔,以此宴请他的宾客。大卫曾经是个牧羊人,于是这个故事激起他的愤慨,这情绪反应让他看到这件事不公义的地方,使得他对于富翁的缺乏怜悯非常愤怒。然后拿单把真相揭示出来:这个故事就是比喻大卫的行为,大卫就是那个富有的人,他从可怜的乌利亚那里夺取了拔示巴大卫虽然早已得知自己所行的,但是要等到他对那些与 上帝的法则违逆的行为发出强烈的情绪反应时,他才清楚看到自己的罪是何等深重。

在判定如何把 上帝的话语应用在道德生活上,我们的情感可以是非常有用的工具。怜悯的感觉让我们知道,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是何等的重要;愤怒的情绪让我们明白追求公义的价值;喜乐的感受使得我们在艰难的时刻还能看到并认定 上帝的美善;恐惧敬畏使得我们会想要避免犯罪;而在我们犯罪以后,罪咎的感觉会警示我们;还有爱的感受教导我们如何的给予、保护、劝诫、和施行恩慈的行为。

当然,就如其它的实存官能,我们的情感也受罪的污染,会有出错的时候,因此我们要教导人不能盲目的,不加思考的随从自己的情感行事。我们每个情绪不见得都是正确合宜的,我们的情绪反应出我们的心思,包括我们的罪和误解。因此我们需要圣灵和 上帝的话语来引导查验我们的情绪,并且使它们与其它 上帝给予的官能协调运作。

总而言之,我们思考不同事实彼此之间如何关联,或是它们如何关系到我们在 上帝面前应尽的本份,我们都要对得到的资讯认知加以评估。而在这过程中,我们的理性,良心、和情感都是很有价值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得出合 上帝心意的结论。

在我们选择良善的探讨上,我们已经讨论了,在取得生活环境的知识以及查验评估这些知识时,我们最常倚靠使用的一些实存官能。现在我们要来探讨选择良善过程中的第三步,就是应用知识或资讯。在这个部份里,我们要着重的是与抉择行动最有直接关联的官能。


四、应用知识

一旦我们清楚明了我们自身本质、我们所处的状况,以及 上帝的话语,我们就到了面临作出伦理抉择的最后时刻。我们不单单只是晓得我们应当该怎么作,也必须要真的决定去付诸行动。我们必须要刻意选择作正确合宜的事,也需要按这选择完成这个相应的行动。这里涉及的就是我们常常讲到的所谓应用和使用知识,我们讲的就是如何做出导致行动的各种决定。

就应用知识这个部份,我们的讨论要着重两个官能:首先我们要谈到心思这个比较一般性的官能;第二,我们要谈到意志这个比较精密特别的官能。让我们先来看心思这个官能。


心思

如同我们在前一课所提过的,我们的心思乃是我们全人的中心,是我们内里深处的意念,是动机的起源;也是我们内在意向的总称。在《圣经》里,这类词汇彼此之间其实有许多相似重迭之处,例如,「心思」 ,「意念」 ,「思想」,「灵「 与「魂」 等等。

就本课的目的,我们要着重于心思在我们作抉择过程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对心思的定义是:道德知识和道德意志的根本所在。就我们所知的,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所知的思考抉策过程,乃是涉及到我们内在的整个全人。

我们要探讨心思的两个层面,以帮助我们明白在作抉择的时候,心思是怎么运作的。第一,我们要查看我们衷心的委身,就是我们根本的忠诚;其次我们要探讨我们心思的愿望,就是作决定时想要达成的目的。让我们先来看我们心思的委身。


委身

我们在生活中有许多的承诺或委身。我们必须对一些人信守承诺,例如对我们的家人、朋友、同事、和其他的基督徒。我们也投身于不同的团体,例如教会、学校、公司、政府,甚至一些运动团队。我们服从一些原则,例如良善、诚实、真理、美丽、和智慧等。也持守某些生活方式、某些行为、偏好某些事物等。除此外,还有一个听起来很怪异的情况,但因着我们是堕落的人类,我们甚至会对罪有相当程度的委身。

当然我们对不同的团体事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委身或承诺。但是身为基督徒,我们必须信守一个至高的承诺,就是对 上帝的委身。这个委身的意愿主导我们整体生活的基本方向,而我们其它的承诺委身也是为这个基本委身而效力。列王记上第8章61节所罗门王这么宣告:

你们当向耶和华我们的 上帝存诚实的心,遵行他的律例,谨守他的诫命。(列王记上第8章61节)

还有历代志下16章第9节先知哈拿尼的教导:

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历代志下16章第9节)

在伦理抉择上委身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意愿会主导我们的许多选择。更明确的来说,我们在作抉择的时候,会按着心里委身的意愿来作选择。如果我们极为看重对 上帝持守忠诚,我们就会按着那正确的意愿而行动, 上帝就判断我们的行为是良善的;相反的,如果我们向罪屈服投降, 上帝就断定我们的行为是邪恶的。如同路加福音第6章45节耶稣所说的:

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路加福音第6章45节)

耶稣在此把我们的委身意愿当作存放在我们心思的事物。我们常在行为上表显出我们所看重持守的;因此我们会以美善的作为显示出对 上帝的委身,也会借着恶行显示对罪的委身。

因为罪还是住在我们里面,每个基督徒因此会有渗杂的委身承诺。有些委身意愿是良善的,属于我们对 上帝委身的一部份;但有些委身意愿是邪恶的,是罪在我们心思里运作的结果。因此在按着《圣经》作抉择的时候,我们必须非常注意我们的委身情况,我们要顺服圣灵,让祂引导,透过对 上帝话语的理解和其它官能的运作,使得我们一切的委身意愿是符合 上帝的性情。此外我们也必须改变和拒绝那些来自罪的委身意愿。

我们对于委身和忠诚有这些理解以后,现在要来思考我们的愿望,我们的渴求与意愿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道德抉择?


愿望

《圣经》也讲到正如基督徒有混杂的委身承诺,我们的心思也会有好与不好的愿望。我们的心思若是渴求 上帝所悦纳的事物,那就是好的愿望;我们若渴求祂所谴责的事物,那就是邪恶的欲念。例如提摩太后书第2章20到22节,保罗给予我们的教导:

在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为贵重的,有作为卑贱的。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摩太后书第2章20-22节)

保罗教导我们要洁净心思,除去内心邪恶的欲念,就是内住的罪所诱发的渴求欲望。当我们除灭心思里邪恶的欲望,所存留的就是那些讨 上帝喜悦的意愿渴求。

洁净我们的心思并非容易的事,罪会与我们强力抗争。事实上,这个争战是如此艰巨,我们根本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得胜。唯有倚赖圣灵的力量我们才有可能胜过这个抗争。但因着我们尚未完全,即使我们倚靠圣灵,我们还是会有失败的时候。加拉太书第5章第17节,保罗这么说道:

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做的。(加拉太书第5章17节)

还有罗马书第7章15到18节,保罗这么写着:

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我所恨恶的,我倒去做既是这样,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马书第7章15-18节)

在这几节经文里,保罗把良善的渴望与邪恶的欲望作了对比。我们里面会有属灵的渴望,它们是来自圣灵,也蒙 上帝所喜悦;我们也会有罪恶的欲望,是来自堕落有罪的性情。每当我们作抉择的时候,这两种愿望就在我们里面相争,看谁能占上风。如果我们受制于罪恶的欲念,我们的选择就是邪恶的;如果我们抵挡这些有罪的欲念,按着圣灵的意愿去行,我们的选择就是良善的。只会有两种决定:良善和邪恶的,除此外没有其它。我们每个良善的抉择都是照着圣灵的意愿而作的,而每个邪恶的决定则是按着罪恶的欲念而作。

在基督徒的人生里,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讨 上帝喜悦,行祂的旨意。我们对自己会想犯罪的这个事实深感痛恨。就生命整体而言,我们罪恶的抉择其实与我们的愿望相违逆,我们会犯罪,即使在心里我们并不想那么作。

但是,就我们作抉择的那一瞬间而言,我们的选择从未与我们的意愿相违;在作决定的那一刻,我们总是按着那时最想要的而作出选择。换句话说,我们选择犯罪,因为我们就是想要犯罪。雅各书第1章14和15节告诉我们:

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 (雅各书第1章14-15节)

当我们从我们委身和愿望的层面探讨了我们的心思以后,就不难看到在作伦理抉择时心思所具有的核心作用。有时候我们会按着我们美好良善的委身和意愿,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合宜的将 上帝的话语应用在生活上。还有些时候,我们会按着我们邪恶有害的委身和意愿,拒绝依照 上帝的话语而生活行动。无论怎样抉择,这些选择都是发自我们的内心。

我们已经谈过在应用知识时,我们如何运用心思这个一般性的官能,现在要来探讨意志这个较特别的实存官能如何帮助我们作正确的伦理抉择。


意志

我们的意志,就是我们作决定拥有的能力,是我们作抉择的意志决心,因此每次我们作抉择的时候,都是在运用我们的意志力。

如同其它的实存官能,我们的意志是我们全人的一个层面。因此我们不要误以为这个官能与其它的官能会有所冲突。我们必须了解,当我们说到意志力的运作时,我们乃是从意志选择的层面,特别是从选择的最后结果,来看整个的抉择过程。

当然因为我们的意志已受到堕落人性的影响,要作出正确的抉择通常是很困难的。对基督徒而言,这意味着,即使圣灵使得我们能够作讨 上帝欢喜的决定,但内住的罪还是有可能说服我们作出罪恶的抉择。

很重要是我们要意识到,我们的意志可以是主动,也可以是被动。也就是说,有时我们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作出选择,好比说是顺着习惯去行;另些时候,我们面临的伦理抉择却是需要我们主动细想,作出良知清醒的决定。

比如说,我碰到一个可以窃取昂贵珠宝的机会,那时我就必须积极的运作我的意志。当我看到那珠宝时,我必须清醒的抉择是要偷还是不偷。事实上,每次我们认为某个伦理情况让我们困惑难解时,单就因着它让我们为难,我们就必须积极主动的使用我们的意志。

但是生活中还有其它许多伦理情况,我们是在被动无意识的心态下作出抉择,就是那些我们已经习惯,或本能反应的抉择。一些我们经常要作的决定,好比说管教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处理就没怎么涉及我们的意志。当然多半的父母在决定用什么方式处罚孩子的时候,还是要积极主动的运用他们的意志,例如是要体罚,还是收回给他们的特权,或是给他们额外的家务作等等。不过就实际的管教上,我们作父母的通常不会考虑其它选择的伦理性。我们只是顺着习惯的方式去行。

还有我们作本能反应的时候,我们的意志通常也是处于被动下意识的状态。我在这里指的是那些不请自来或是强加诸给我们的抉择。好比说,我看到一只小鸟,我相信它是 上帝所造的。对此我无需深加思考,也不仅是习惯性的这么想;因为我明白 上帝的创造工作,就导致这个信念会很迅速的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但无论如何,这还是一个意志性的动作,因为它涉及一个抉择,而在这里,这个抉择就是承认 上帝是小鸟的创造者。

因此无论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我们的每个思想言行都涉及到意志的运作。我们用这个官能来处理生活中的大小决定。在每件事上,如果要作出讨 上帝喜悦的抉择,我们的意志必须顺服 上帝,积极主动的照着 上帝的话语去行,也让圣灵在我们里面运作,引导和影响我们的意志作美好的抉择。就如腓立比书第2章13节,保罗所写的那样:

你们立志行事都是 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立比书第2章13节)

在这一课里,我们看到 上帝给我们许多实存的官能,帮助我们能选择行善。如果我们忽略了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就有可能无法作出真正合宜的伦理抉择。为了确保我们真的明白这些官能是如何协调运作,我们可以举出一个例子,看耶稣怎么使用这些官能作出美好的伦理抉择。马太福音12章9到13节,我们读到这个故事:

耶稣]进了一个会堂。那里有一个人枯干了一只手。有人问耶稣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 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当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他抓住,拉上来呢?人比羊何等贵重呢!所以,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于是对那人说:「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复了原,和那只手一样。(马太福音12章9-13节)

让我们就本课所讨论的来看这个事件。耶稣首先作的是取得知识,他使用了自己的经验看见和意识到他面前的那个人,有一只枯干了的手。耶稣也用祂的想象看到手得医治后的状况,同时祂也思考要怎么回应法利赛人的提问。

其次,耶稣衡量评估祂得到的资讯认知。祂的理性使得祂思考安息日救一只羊的合理举动,与安息日医治一个人的特殊事例之间的比较;祂的良心让祂体会到医治这个人是一件美善的事;而祂的情感使得祂很怜悯那个人,

第三,耶稣应用祂得到的知识。这个应用的过程始于祂的心思决定要行善,祂最明确的委身是对 上帝的顺服,祂最大的意愿就是作尊荣 上帝的事情,而在那个时刻就是医治那个人;最后耶稣运用祂的意志,决定采取行动,医治那个人。

因此我们看到应用知识是每个伦理抉择的最后一步。在那个时候我们的心思决定我们要委身于 上帝,愿意荣耀祂;同时我们的意志选择按着 上帝的话语准则去思想、言语和行动。


五、总结

在选择良善的这一课里,我们探讨了不同的实存官能在作抉择过程的三个步骤上如何运作 :首先是取得知识,就是收集所需要的资讯;其次是评估知识,就是评估所收集的资讯,最后是应用知识,就是实际作出我们的伦理抉择。

选择良善应该是每个基督徒的人生目标。我们探讨基督教伦理学,为的是要做出正确的抉择。我们查考 上帝的话语,衡量我们目前的生活情形,查验自己的心思意念,为的是要知道如何做出讨恩主喜悦的决定。贯穿这个系列的课程,我们已经看到对上述因素甚至更多因素的考虑是何等重要。但是最终而言,我们学习到最后会明白,每个伦理问题最终都会归结到一个存在动机的抉择:你是否会要选择真正的良善?你对这个问题的答复就决定了你是否能够真正做出依据《圣经》的抉择。

loading